近日,在重慶市銅梁區土橋鎮新房村8社,兩臺收割機正在田里來回穿梭。不到1個小時,收割機就將幾畝水稻收割完畢,轉而又進入另一片稻田里收割。
筆者在現場看到,實施了宜機化改造后,土地平整連片,收割機在田里來回自如。“田土改造好了,收割機能直接開到田邊。收割的谷子不用曬,用農用車拉到合作社烘干,節省了很多勞力。”新房村8社村民王開明笑呵呵地說道。
王開明說,以前,由于種植水稻成本高,加上許多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村里坡坎上的一些好田好土、缺少水源的干田都荒廢了。這讓干了一輩子農活的他感到很可惜。
而如今,高標準農田建設解開了王開明心中的“疙瘩”。閑置的田地改造成了集中連片的大塊田地,更便于機械化作業了。以前的閑置土地全部種上了高質量水稻,實現了增產增收。
“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穩產高產,改變村民過去‘靠天種田’的觀念,銅梁區大面積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力地助推了全區鄉村振興。”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楊曉林說,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通過土地整治建設,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并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建成后,要達到宜機化、水利化、生態化、園田化、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七化”要求。
“近年來,銅梁區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全區已經建成高標準農田51.2萬畝。”區農業農村委農業綜合建設科科長吳剛介紹,2019年度銅梁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3.96萬畝,涉及土橋鎮新房村、高埡村,水口鎮樹蔭村,舊縣街道四龍村,大廟鎮東森村、蓮勝村,西河鎮興建村,安溪鎮安康村等。2020年建設項目為5.04萬畝,涉及巴川街道八一路社區,南城街道西來村,侶俸鎮玉林村,太平鎮坪漆村、萬壽村,舊縣街道丁家村、箭高村等。
“2021年,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在虎峰、大廟、安居等鎮街全面展開,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8萬畝。該項目已由市農業農村委批復,即將開工建設。”吳剛說,目前,前期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效果突顯。宜機化改造后,小田變大田,并配套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讓農田耕作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下一步,銅梁區將繼續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助推全區鄉村振興。”楊曉林表示,區農業農村委目前已著手開始2022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前期規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