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IPO規模或將刷新記錄。
根據上交所公告,先正達科創板IPO將于3月29日上會審議,其擬募資金額為650億元。
這樣的首發募資規模,不僅創下了科創板開板以來最高歷史記錄,也是A股市場繼農業銀行(601288.SH)之后近13年來的最大規模IPO。
而在A股IPO史上,先正達的上述擬募資金額將排名第四。
此前,農業銀行2010年7月的IPO規模為685.29億元,位列第一;分別在2007年11月上市的中國石油(601857.SH)和2007年10月上市的中國神華(601088.SH),則分別以668億元與665.82億元的首發募資規模緊隨其后。
業務遍布全球的先正達在招股書中表示,中國地區未來增長潛力較大。
2022年增長尤其顯眼
先正達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隊”。
IPO前,先正達由農化公司直接持股99.1%,農化公司全資子公司麥道農化持有0.9%股份,而農化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中國中化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工間接全資持有。
堪稱農業領域“航母”的先正達,截至2022年底的總資產逾5731億元,擁有遍布全球的子公司423家。
從財務數據看,先正達在2022年的增長尤其顯眼。
2020年至2022年,先正達營業收入分別為1587.79億元、1817.51億元和2248.4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8.24億元、79.87億元與114.0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45.39億元、42.84億元及78.64億元。
號稱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先正達,不僅業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非洲及中東地區、中國及除中國以外的亞太地區,收入來源也是海外占據大頭。
以2022年為例,先正達在中國的收入占比為26.07%,位居第二;而拉丁美洲占比達到27.83%,歐洲、非洲及中東地區占比為17.43%,北美洲占比為17.38%,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占比為10.06%。
與業務分布相匹配,先正達在全球重點農業市場同樣占據領先地位。招股書稱,2021年,先正達全球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三、在數字農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在中國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一、作物營養行業排名第一,是中國現代農業服務行業的領導者。
而先正達主營業務就是涵蓋植保、種子、作物營養以及現代農業服務。
其中,植保業務是先正達最大的收入來源,2022年收入為1472億元,占比高達65.47%。
但從地區來看,先正達植保業務收入最大的是拉丁美洲,占比37.24%;中國的收入占比僅為7.34%,是上述劃分的5個區域中收入最少的地方。
“植保業務2021年相比2020年增長10.62%,2022年相比2021年增長 23.80%,收入的穩步增長主要來源于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的收入增長。”先正達指出。
不過,先正達同期中國地區植保收入的增長也相當可觀,2021年和2022年分別比上年上漲31.06%與16.6%。先正達稱,主要系內部整合協同效應得以發揮和體現,同時受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使得中國地區植保收入進一步上升。
根據招股書,先正達的植保業務擁有廣泛的產品線,涵蓋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種衣劑等所有含有獨特成分的產品種類,是行業內產品線最豐富的公司。
而先正達宣稱在植保領域擁有涵蓋數百萬化合物的資料庫,以及全球一流的新化合物創制能力和制劑復配能力。
“我們擁有行業領先的研發能力,目標平均每年開發兩個新原藥達到業內最佳水平。” 先正達表示,“同時通過大數據在研發過程中的深入應用,我們能夠在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蟲劑等各個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
與之相對應,先正達大力投資于植物保護、種子、生物制劑以及現代農業服務,2020年至2022年研發總投入分別為102.77億元、113.68億元和127.69億元,擁有近八千名研發人員。
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
盡管植保業務高居收入第一位,但先正達毛利率最高的卻是種子業務。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先正達植保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7.28%、37.15%和36.86%,同期種子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8.91%、48.63%與44.12%。
對比可知,種子是先正達所有業務中毛利率最高的業務,植保業務為第二。
從毛利來源看,2020年至2022年,先正達植保業務毛利占比為74.83%、73.11%和74.36%,種子業務毛利比為20.84%、21.21%和19.03%。
先正達毛利主要來源的植保業務和種子業務,毛利率亦高于同行。
按照招股書,2020年和2021年,植保產品毛利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數分別為28.57%與27.3%,種子產品毛利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數分別為34.75%和34.81% ,均顯著低于先正達。
對于毛利率高于整體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先正達解釋稱,主要原因是自主研發實力和品種創新能力較強,產品技術附加值較高。
針對高毛利的種子業務,先正達表示,中國是全球種業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先正達依托全球領先的生物育種技術和中國本土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并推動中國種子行業加速轉型。
“中國以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育了全球20%人口,需要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先正達認為。
在2022年,先正達種子業務收入314.74億元,占比14.05%,居各項業務第二位。
而中國的種子業務收入雖然在先正達分地區中排名第四,但增長強勁,占比從2020年的5.42%提高到了2022年的15.7%,銷售金額從12.37億元增長至49.41億元,是同期增長幅度最高的區域。
先正達的種子產品主要包括玉米和大豆種子、其他大田作物種子(包括水稻、油籽、大麥和小麥等種子)、蔬菜種子、花卉種子和其他種子。
“在中國,公司在水稻和玉米種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在部分蔬菜種子領域也有較高市場份額,此外還擁有優異的玉米種質資源庫。”先正達稱。
招股書表明,先正達依托全球領先的種質資源庫和生物技術,在400余條產品線中累計開發了6000余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種子產品,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建立了世界領先的種質和性狀平臺,在國際主流的生物技術品種與性狀中占據較大份額。
“先正達擁有全球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其中50%的在研項目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中國頂尖的研究機構合作。”先正達透露。
先正達亦自稱引領中國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在招股書“競爭優勢”中表示,在下一代生物育種研發領域具有廣泛的布局;作為中國農業領域的國家隊,具有獨特優勢將全球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引入中國。
而種子的特許權使用費也是先正達收入來源之一,2020年至2022年,這項收入分別為18.63億元、19.22億元和22.28億元,占比分別達8.17%、7.29%與7.08%。
“先正達植保也是種子加工領域的市場領導者,開發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并進行商業化,以保護種子和植物幼苗免受病蟲害侵害。”先正達如此表述各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